回顾2009年,全球经济告别衰退,躲过了大萧条的劫难,中国经济率先开始复苏。PCB行业也正如我们预测的那样:“成为受本轮金融危机影响较迟、较小的行业之一,乐观一点看,在2009年下半年会恢复八成的订单,将是率先复苏的行业。”见今年第一期编者话。
然而,各国的复苏之路有所不同,中国为V字型,美国可能是U字型,欧洲还在L型中挣扎。美国货币贬值,对欧日经济复苏造成很大压力;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但企业只有选择优化升级,在制造中创造,才能承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
令人忧虑的是,今年10月两家日本知名PCB企业:三洋深圳PCB厂和CMK东莞厂选择了放弃。我在一九八六年就读MBA时就曾经参观过三洋PCB厂,它当时已经拥有自动化生产线,并在国内率先使用银浆贯孔工艺;而CMK是今年年初还在生产中,经王龙基秘书长介绍我和杭州三联于总工一起去考察过。其实这两家企业技术并不落后,拥有非常成熟的银贯技术,管理规范,生产效率非常高,但在今天却都倒闭了。他们的订单及设备转给了美锐、联泰等公司,但这些具十多年专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是否还有发挥的空间?接了订单能否传承其技术和管理?是否已进行了优化升级?
产业升级不是为了渡过危机而暂时提出的口号,而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经之路。三洋PCB工厂和CMK东莞厂倒下了,有谁去思考其倒闭背后的原因:“日元升值惹的祸”。试问一句,如果不升级、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若自由放开汇率政策让人民币再升值15%后,你的企业还存在吗?
另有几个消息则是让我欢喜让我忧,一是目前政府部门正在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如深圳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约扩大产学研合作协议,中科院与七家企业签署项目合作意向书,将在新型印制板工艺、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开展多方位合作,促进中科院最新科技成果在深圳实现转化,但我们也在担心这一进度是否如企业需求所愿?
二是上市公司中芯国际因窃取技术被台积电告上法庭,中芯国际败诉,罚款2亿美元,造成台积电持股中芯国际,中芯国际主席辞职。今后中芯是不是拥有台积电先进的技术,从而实施优化升级,在制造中创造了呢?这一案件让人深思!
另值得可喜的一案例,香港知名的PCB上市公司美维科技成功与北美最大的PCB生产商TTM合并,成为全球第三大PCB生产商。TTM是生产高端PCB和军工PCB的线路板企业,若成功获批,是不是可以算作成功的优化升级了呢?
优化升级、不断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的扩大、整合、兼并与重组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停顿的现象,也是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动力。未来,企业创新升级任重而道远,愿中国PCB企业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