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数千家PCB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了多数。然而资金以及管理经验不足,制约了国内民营PCB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有关专家呼吁,国家应该在政策上对民营PCB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同时,民营PCB企业也应该努力创新,更进一步地贴近市场。
民营企业成为PCB重要力量
民营PCB企业凭借其灵活的机制、敏锐的嗅觉、技术创新动力强劲等一系列自身优势,对我国PCB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董事长姜雪飞介绍说,目前PCB行业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如兴森快捷已经成长为全球前列的“样板、快件”PCB制造商;深圳崇达公司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多品种、小批量”PCB制造企业,在全球的这一细分市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珠海元盛是国内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挠性印制电路板生产企业。
兴森快捷董事长邱醒亚表示,从最新一届的“中国印制电路行业百强企业”名单中可以看到,行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颇具特色的民营企业。他们是中国PCB产业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行业的发展趋势。
他强调,民营企业发展的突破点在于通过差异化来取得自身竞争优势。民营企业对于市场拥有更敏锐的嗅觉和更快的响应速度,只要准确抓住细分市场中的某个重要机会,并进行明确定位,就可能更快地培养出该细分领域的竞争力。
吸收先进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近几年,虽然电路板行业出现了一些生产规模、工艺技术能力以及设备先进程度不逊于外资企业的民营企业,但毕竟上规模、上档次的民营企业太少了。五洲电路集团董事长蔡志浩认为,民营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培养引进人才,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工艺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并不断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提升品质保障能力。
恩达电路(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贤表示,中小民营PCB企业若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不能一味走低价竞争的老路子,必须扬长避短,定位准确、努力创新,做出企业的特色,在夹缝中求生存。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他强调说,要进行技术创新,必须找对方向。创新必须与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定位相一致,配合企业的业务计划。另外,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应找到市场空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从而占领市场空隙。
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应该一视同仁
除了依靠自身的创新外,民营PCB企业的发展还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为此,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国家在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的时候,应该惠及民营PCB企业。
蔡志浩表示,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受资金条件的限制,经营规模较小。小规模经营和中小型客户群增加了市场风险,再加上外商投资企业在原材料和设备进口、产品出口、税收优惠等方面的优势,也给民营企业经营带来更大的困难和风险。因此,他建议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对内、外资一视同仁。
陈荣贤认为,PCB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业,民营企业大都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这样就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人才短缺也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大的“瓶颈”。因此,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希望政府能在融资上对企业给予扶持。
差异化是发展必然选择
●民营企业发展的突破点在于通过差异化来取得自身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发展的突破点在于通过差异化来取得自身竞争优势。只要准确抓住细分市场中的某个重要机会,就可能更快地培养出该细分领域的竞争力。我们兴森快捷自身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如果成立之初不是紧紧抓住定位于快速交期的样板及小批量板这个细分领域,从众多规模大、技术能力强的批量大厂中寻求市场空隙,就很难做到从区区一两百万元的年产值,一跃成为目前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样板、小批量制造商。
差异化策略是粗具规模民营企业的战略选择。不管外部的市场环境如何变化,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都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执行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快捷公司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响应客户多样化需求、快速交付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方面,形成了独特、有效的柔性化制造管理模式和市场服务模式。在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方面具有强大竞争力:2009年底交付产品的品种已经突破1万种/月。
快捷公司在制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时,也充分考虑到自身核心的竞争优势,体现出了与其他同行在具体策略上的差异化。比如在打造包括“PCB设计-制造-贴装”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上,我们强调的仍然是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为客户的研发持续提供最优最快的服务;在迈向中小批量制造服务领域时,我们不仅仅是以低成本作为唯一目标,而更看重对多品种、中小批量订单的交付能力,体现出快捷追求高品质和快速交付的一贯特点。
应建立PCB海关独立编码
●应在高端的、高附加值的关键PCB技术方面进行更大突破。
民营PCB企业在融资渠道、投资规模、技术研发等各方面与外资企业相比还存着很大的差距。我们产值最大的企业,仅是全球最大企业的1/7,技术水平更是相差甚远。民营企业应加大先进设备投入、先进工艺应用、先进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加快人才培养步伐,逐步成为中国“两个市场”(出口市场及内需市场)的竞争主体,特别是在高端的、高附加值的,涉及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PCB技术方面进行更大突破。
行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首先,国家应给PCB行业建立海关独立编码。中国PCB行业产值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而PCB企业在引进相关设备时还挂靠在“木工机械、照相器材”等无税收优惠的行业下,这与PCB行业的规模、国家鼓励的产业政策很不相称。
其次,要建立PCB行业的国家技术职称评定体系。目前PCB行业从业人员已超过20万人,但却没有自己的行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体系。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应参照国家技术职称评定办法,制定PCB行业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评定条例和细则,并在全行业内推广执行。
中国电路板企业未来成长的空间巨大,但要想占领全球技术的制高点和市场的有效份额,使中国真正成为印制线路板的强国,政府应该在政策导向、资本市场给予PCB行业一些支持。企业也应该在人才队伍建设、先进技术研发、环保等各方面积极作为,为民族产业的壮大、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让中国线路板的“国家队”成长为世界一流的强队。
从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寻求突破
●要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在中国数千家PCB企业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与外企或大型国企相比,存在以下劣势: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及品牌效应;相对于大型企业,难以吸引高端人才;企业的所有者也是经营者,利于企业长久稳定,但却阻碍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制度、体系不健全;缺乏中长期的发展计划;缺乏资本和融资渠道,易出现财务危机;缺少研究人才和研发费用。
民营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或提供更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恩达公司在最近几年,通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鼓励创新,已取得显著成效。在产品结构上,恩达公司专攻铝基、铜基、高频微波等特种材料,已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其次,管理变革与突破。企业应倡导系统管理、规则至上的管理文化,重点是领导要带好头,有意识地倡导及培养整个企业遵守规章制度的企业文化,营造一个具有有效执行力的氛围;明确管理层的“权力、责任、利益”,有效避免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推托、“窝里斗”现象的发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管理团队,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在管理中营造“团队协作”的文化氛围,重视团队智慧,突出团队的作用;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才是执行所有策略的根本,所以需要建立一套选才、育才、留才、用才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提高效率控制成本是当务之急
●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生产成本是当前民营企业管理重点。
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出台以及新型电子产品地不断开发应用,为中国电子电路市场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会。我认为民营企业应在机遇中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树立信心,把企业做强做大。当中国的民营PCB企业一半都成长为产值1亿元以上的中型企业的时候,中国PCB行业将迎来强盛的时代;二是民营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立足长期发展,按照国家要求,做好“三废”达标排放、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清洁生产等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长期持续发展;三是民营企业应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面对高成本经营时期的到来。电路板行业“有钱办厂就能赚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特别是当前的“用工荒”,使得企业必须拿出更高的工资待遇才能吸引和稳定人才。因此,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生产成本是当前民营企业的管理重点。
五洲电路集团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精密电路板的大型民营企业,2009年产值逾7.5亿元,已连续5年以25%的速度快速增长。近年,五洲电路投资5亿多元建设的梅州市志浩电子科技HDI产品项目,现已大批量生产HDI高端电路板,它已成为华为技术、三星电子、中兴通讯、长城电子等超大型电子厂商指定的PCB供应商。五洲电路计划今年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成立研发中心,与科研院所联合,着重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开发研究,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引进人才方面,我们早已打破区域界限,现已聘用多名我国台湾、香港的专业精英加盟。我们认为,企业只有在品质、工艺、技术、管理上按照国际化标准与外资企业接轨,才能达到或超过国际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