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对“土生土长”的本地民营企业——比亚迪电子的崛起,充满了期待。
“比亚迪电子也是要做PC代工的,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深圳市一位官员近日在巡访比亚迪电子后对本报记者说,他对电池起家的比亚迪电子在横向扩张,以及纵向整合上表现出来的超常能力,感到吃惊。
2009年,全球金融风暴的阴霾没能驱散比亚迪电子继续扩张的雄心。比亚迪电子(0285,HK)中层人士告诉记者,鉴于手机行业竞争环境加剧恶化,以及代工业规模效应的追求,比亚迪电子已实际开始向PC以及更多3C产品代工渗透。
这意味着其与同城的“代工王”富士康之间的竞争交集越来越多。与此同时, 代工业的血腥味亦在不断蔓延。
从今年3月先后公布的两家公司2008年财报看,行业竞争加剧以及金融危机的重压,正在全面恶化着双方的财务数据——2008年,以手机代工为主业的富士康国际(2038,HK)全年营收92.71亿美元,同比减少13.61%,实现净利润1.21亿美元,同比重挫了83.22%;比亚迪电子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其2008年全年虽然取得了48%的营收增长,达85.55亿元,然而其净利润却下滑了30%至7.65亿元。
此时,距离比亚迪电子成功分流富士康订单,并以“2007年手机整机代工同比增长3409%”的抢眼业绩上市仅仅过去了一年。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手机代工业的利润空间压缩之巨,由此可见一斑。
利润空间受挤
把一切归咎于全球金融危机,显然远远不够——从2008年底加剧恶化的代工业,其生存现状有着更为复杂的局势。
4月16日上午,富士康国际的母公司鸿海(2317,TW)召开股东会,鸿海去年营收1兆9504.81亿元新台币,较2007年的1兆7026.64亿元仅成长14.2%,税后净利551.33亿元新台币,较2007年776.9亿元衰退29.03%。
创造鸿海代工年均50%增长神话的掌门人郭台铭,首次公开向蜂拥赶来的股东们致歉,并诚恳表示,2008年下半年加剧的金融海啸来势突然,以至于“鸿海去年赚钱没有如想象那么多”。
为了应对这种状况,郭本人已重披战袍(2008年4月1日,郭台铭曾一度宣布“退休”),恢复每天工作16小时的生活,并立誓“等鸿海股价回来,才会退休”。
与此同时,郭台铭再一次向比亚迪电子开炮。据此间媒体报道,他表示,由于后者的“抄袭”行为,让鸿海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深科特集团